1253794647 2020年以来,全国环评业务量的监控工作已实现制度化,累计对733家单位和671人实行失信记分,将31家单位和17人列入限期整改名单和“黑名单”,实施限制和禁止从业的惩戒。 批量生产、复制粘贴常常导致环评报告出现低级错误。 (人民视觉/图) 仿佛“签字机器” 做一本环评报告书一般需数月,做一份报告表也得花7-10天。但有的人却可以4个月编制上千份环评。 近日,山东锦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唯一的一名环评工程师,被曝4个月负责编制63本环评报告书和1541本环评报告表。 中国约有六千余家环评单位,存在一些挂靠的“影子环评师”,仿佛“签字机器”。 2020年8月,佛山市生态环境局通报批评佛山市科正飞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及环评工程师吴玉勇,以一己之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上传环评报告577本。 曾有环评师对南方周末记者介绍,“更可能是环评师出借自己的环评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给没有持证环评师的机构做项目,然后自己在报告上签字,可能连内容都来不及审核。”(详见报道《环评改革五年反思:红顶中介脱钩、取消机构资质之后》) 对此,2021年2月25日,生态环境部召开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对媒体表示,已注意到上述情况。经与全国环评审批系统数据比对,该山东公司填报的环评文件大多数还未审批,对其中已经完成编制并报批的环评文件,环境部已经按照报告书100%的比例纳入环评文件复核。 “如果发现存在环评质量问题,将坚决按照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刘友宾强调,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环评质量,坚决反对粗制滥造和合同造假行为,坚决反对环评工作中的形式主义。 2020年以来,全国环评业务量的监控工作已实现制度化,累计对733家单位和671人实行失信记分,将31家单位和17人列入限期整改名单和“黑名单”,实施限制和禁止从业的惩戒。 “下一步,我们将严格执行和落实相关要求,同时鼓励社会监督,维护环评的市场秩序。”刘友宾说。 “十四五”聚焦PM2.5和O3污染协同控制
发布会称,“十三五”提出的生态环境总体目标和量化指标已经超额实现,蓝天保卫战圆满收官。 2020年9月,天气晴好,摄影爱好者在故宫角楼附近取景拍摄。 (新华社/图) 2020年,生态环境部从全国抽调人员6555人次,开展12轮次累计170余天的重点区域监督帮扶,紧盯夏季O3和秋冬季PM2.5两项重点指标,现场检查企业(点位)30.6万个,帮助地方发现和推动解决大气污染问题11.8万个。 大气污染防治是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的重要内容,生态环境部建立预警、约谈、问责工作机制,对未完成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大气问题突出、污染反弹的城市及时预警提醒,情况严重的进行约谈,交由地方政府问责。 “十四五”空气质量全面改善行动计划聚焦PM2.5和O3污染协同控制,着力推进大气多污染物协同减排,从源头防控、结构优化、末端治理等方面,加快补齐VOCs和NOx污染防治短板,推动实施一批大气污染减排工程项目,推动PM2.5和O3浓度同时下降,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生态环境部将系统谋划“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持续深化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对,强化大气污染防治督查执法。 (编辑:逍遥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