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环保网

海西环保服务平台 | 技术服务:青鸾传媒

热线服务电话:13720882598


lsqy.jpg  ptqy.jpg

海西环保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环保资讯 > 行业动态

钢铁工业绿色化亟待标准支撑

时间:2021-10-12 08:56:46  来源:海西环保网  作者:佚名

“什么使中国钢铁的大而不强?”近日,在由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主办的2021(第三届)中国钢铁高质量发展标准化论坛上,国际标准化组织前主席、星闪联盟理事长张晓刚抛出的这一问题,发人深省。

“错失了工业革命机会的中国钢铁行业,基本上是在西方已完成了行业标准和专利布局后,开始从行业技术的最末端开始追赶,走的是一条引进跟随式科技创新之路。”张晓刚一针见血地指出,产业技术基础薄弱导致钢铁行业大而不强,究其背后的原因,则是科学实验验证能力不强所导致的数据和标准不能互认。

而在“双碳”目标下,钢铁行业亟须制定更为清晰和完善的标准化体系。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李新创表示,标准是节能降耗的调节阀,是环境保护的硬约束,也是绿色制造的催化剂。加快制定修订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绿色关键技术标准,将有效支撑国家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升级要求。

当前标准尚未满足行业需求

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最硬核的制造业之一。如今,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钢铁工业开启新的征程,也将助力行业低碳标准化工作。

李新创表示,低碳标准是依法规范钢铁企业碳排放管理、推动钢铁行业低碳发展的重要依据,是加快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技术手段,为钢铁行业低碳技术研究和低碳产品研发提供理论指导。

不过,他坦言,当前低碳标准远不能支撑钢铁行业低碳发展需求,钢铁行业低碳标准体系还不完善,不利于统筹标准化工作的有序开展;低碳管理、低碳技术、低碳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等方面的标准严重缺失,将大大影响钢铁行业低碳发展和规范管理。

此外,张晓刚也指出了我国钢铁行业标准化存在的不足。他表示,科学实验验证能力取决于实验室小试、中试到大生产过程中的标准互认,而标准互认的前提是数据互认。中国钢铁材料实验验证的缺陷也存在于数据互认上。

“标准化是质量提升的‘牛鼻子’,只有有效发挥标准化对质量提升的基础性、引领性、战略性作用,质量才能提得起来、升得上去。”在李新创看来,全方位成体系的低碳标准研制工作迫在眉睫。

制定“领跑者”评价标准

据悉,目前钢铁行业已专门成立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作为低碳发展研究工作组和低碳标准研究工作组组长单位,正在支撑研究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钢铁行业低碳标准体系建设方案。

李新创表示,钢铁行业“十四五”时期应积极开展多方面标准化工作:一是研究并构建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等方面的标准体系,按照体系框架要求逐步有序开展标准制定修订工作。二是着眼提升钢铁工业竞争力,加强关键技术标准研制,满足柔性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的需要,立足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在追求高标准中创造更多优质供给。三是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强化节能、节材、节水及减排等标准的制定实施,加快标准升级步伐,让标准严起来、高起来、快起来,从而更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张晓刚则提出,中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一是用标准+检验检测结合数字技术,实现产品质量均等化,进而实现数据互认;二是用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实现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化。总之,在数字技术应用中实现数据互认、标准互认,认可互认是建立钢铁行业产业质量技术基础问题的关键。

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张纲指出,在标准供给侧结构性深刻变革中,团体标准要扮演重要角色,需加快推进政府颁布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标准二元体系的形成,同时还需加快创建标准化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的机制,在变革中赢得标准化发展的先机。

“合格评定在我国钢铁行业实际应用中,不仅能够推动质量提升,推动质量、安全、环境三大管理体系认证,还可以推动节能减排。”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可检测司司长董乐群也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应着力建设更加科学合理的合格评定标准体系,提升重点领域合格评定水平和服务能力,大力推进合格评定国际标准化工作,推动合格评定,为传递信任、服务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十四五’时期钢铁行业将加大先进标准的有效供给,充分发挥标准化对产业发展和质量提升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让钢铁行业成为标准支撑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发展的典范。”李新创强调。

(编辑:逍遥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智能系统帮助中心管道疏通保洁护理广告合作联系我们